0898-08980898
个/性/化/教/育/行/业/领/跑/者
当前位置: 爱游戏(ayx)中国官方网站APP > 课程设置
2024/03/04
随着高考大幕缓缓落下,各高校也进入了紧张而忙碌的录取阶段,在翻看这些学校对于不同专业的入学要求时不难发现,如今高校的课程设置可谓是琳琅满目,这其中以传媒专业所设置的课程较为明显。
新闻学、传播学、广播电视学、广告学、网络与新媒体、播音与主持、摄影摄像、动漫、艺术与科技、数字媒体艺术……不可否认,随着近年来科技的飞速发展,特别是全媒体时代的到来,传媒业已拓展到非常广泛的领域,传媒教育事业也因此呈现出蓬勃的局面。然而,课程的推陈出新是否就意味着可以保障传媒行业的繁荣发展?各高等院校在培养更符合未来的全能型、复合型传媒人才的路上是否还需要改变?
随着全媒体大潮的不断推进,曾经在相声中打趣的“一个不会打铁的厨子不是一个好裁缝”仿佛在媒体人身上也要变成现实,为此,国内外高校纷纷因势而动,不再只专注于培养某一行业的特有人才,而是力图培养具有交叉学科素养的全媒体型传媒人才。
作为国内培养传媒人才的重要摇篮,中国传媒大学在新闻学专业中就涵盖了如数据新闻叙事、可视化软件工具与应用、网页抓取与数据处理技术等极具全媒体特色的课程,并根据媒体融合发展的深入,推出了如新媒体导论课程设置、新媒体作品编创、网页设计与制作、融合新闻学、新媒体运营与管理等与数字媒体有关的课程。
而在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和艺术与传媒学院所开设的课程中,像全媒体报道策划、新媒体传播、社交媒体与移动互联网、数据新闻与网络数据挖掘、数字媒体技术应用等与时俱进的新课更是举不胜举。
从目前全球传媒教育的变革来看,学术相对较发达的西方国家在应对全媒体时代的培养中所采取的办法也十分积极。作为开创全球第一家电视台和拥有众多世界知名媒体机构的英国来说,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威斯敏斯特大学等众多院校,在开设有关数字媒体的课程时则偏重让学生了解新业态下移动应用程序、共享技术等方面的知识,以加强学生在新媒体应用、视觉表达、融合报道以及传播科技等知识方面的交叉融合ayx爱游戏官方。
而在美国迈阿密大学,则将社会公共关系活动及其客观规律的变化引入传媒课程之中,设立了边缘叉学科“融合营销传播”;华盛顿大学则根据近年持续升温的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热”的情况,将数字制造、模拟和可视化内容进行有序结合,开设虚拟技术和可视化课程,以培养适合全媒体发展的混合型传媒人才。
尽管课程的创新、师资的强化可使高校培养出更加适应当下媒体需求的人才,但传媒的本质其实可以简单理解为传播信息。因此,即便在全媒体时代下,以新媒体为主要方式进行的传播信息其实也可以理解为是通过更加新颖、更符合碎片化阅读的方式去传播信息。或许,武侠小说中的那句“兵器再炫,内功是根本”更能道出当下传媒人才培养的实质——注重本质教育,注重传媒的实质来培养人才。
“虽然技术是媒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其根本不是驱动未来发展的唯一因素,科技化、潮流化的形态不会也不可能改变为受众传递信息这一事实。”站在从业者的角度,世界著名媒体人科林·莫里森曾这样说道。
诚然,科技的进步我们无法预期,传媒行业的未来我们更无法定论,正如7月11日在法国巴黎落幕的第五届世界新闻教育大会上,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执行院长陈昌凤所言,“从技术背景来看,数据、智能、移动三个关键词几乎能够容纳未来百年的内容”。面对传媒教育新业态的诸多不可控,充满着假设性和不可测性的情况。“对于传媒人才的培养需要树立技巧思维、技术思维和融合人才的培养的概念,不仅仅要以公众为中心,更要以社会为中心。”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陆绍阳说道。
俗语常说“能力不行可培养,态度不端难成器”,其实这个道理在传媒人才的培养中表现得淋漓尽致。作为走出过多位知名媒体人的英国伯恩茅斯大学,组织学生参与“虚假新闻”“新闻伦理”“媒体素养”等课程的培训已成为当下很多高校在培养传媒人才探索路上的良好借鉴。
我们莫让新闻院校用80%的精力去教20%的新媒体技术等内容,却用20%的精力去教80%的基本功,强调新闻基本功和专业精神的重要性才是传媒教育的关键。
编者按:近期,互联网应用适老化改造成为舆论热点。相比尚不熟悉互联网的老人,已经能够熟练掌握互联网应用操作的老年网民同样面临网络谣言、网络诈骗、虚假广告等陷阱,他们抵御风险的能力远低于年轻网民。…
在现代社会数字化与智能化飞速发展的当下,老年人与互联网之间的“数字鸿沟”已成为必须逾越的课题。2020年底,工信部正式印发《互联网应用适老化及无障碍改造专项行动方案》。…ayx爱游戏官方ayx爱游戏官方